笔趣阁

棉花糖>嫡女成长手册 > 第 74 章(第2页)

第 74 章(第2页)

陈夫人点点头,示意程季安接着往下说。

“这三位读书人,我们重点问了问,有两位如今是举人,等着三年後下场考试,另外一位,是今科的三甲同进士,他们确实都是京城本地人,家中长辈都是读书知礼的正经人家,我们去他们之前读书的书院夫子那里打听,也私下走访了一些人,都没什麽不好的传闻。”

刘氏脸上的笑容更大了,看样子,给女儿初步选定的人家都不错。

程季安也十分佩服舅舅丶舅母的眼光,他们选的这七八个人,全部都家风端正,听说家里的夫人也都是持家有道,长辈轻易没有纳妾,都是正经人家,想来是花了大力气的。

程季安停顿了几息,接着说了下去,“世子同我说,这三家里,他最看好这位方进士,他家中人口简单,且如今算是已经考中,虽说是同进士,可是只要本人为官不出大错,假以时日,能过得不错,另外两位,倒不是说不好,只是三年考学,谁都没有把握说清楚以後的事情,不如选个已经考中的人家,当然,这些还要看舅母和表姐的意思以及双方的意愿。”

刘氏听了她的话,长舒了一口气,看着眼前小大人一样的外甥女,眼眶有些微微湿润,世子这话的意思十分明白,这是告诉他们,只要陈清的夫婿是个为官清正,且有能力的人,他们必定会拉他一把,陈清以後的日子不会难过的。

那日她同老爷商议过後,心中亦有些担忧,科举本就不是个有定数的事情,有几户人家能像程家父子一般,年纪轻轻就一举中第呢?若真是经年科考下来,指不定会生出什麽旁的事情,因此现下,她越看那位方进士越是满意。

程季安看着刘氏沉浸在情绪中,一时没有在说话,屋子里的气氛也有些低迷。

陈清推了推坐在一旁的母亲,“娘,女儿还没出嫁呢!”

刘氏这才回过神来,看着一脸担忧地看着她的两个孩子,安慰道,“娘走神了,”

“辛苦世子的人了,这才几天的功夫,就打听的这麽详细,想必花了大力气的。”刘氏看着写的密密麻麻的名单说道。

“这都是应当的,”程季安看了看舅母的表情,见她心情不错,指着另外一张单子接着说了起来。

“舅母,我和世子商量着,又打听了了一些朝中合适的官宦人家,都写在这张纸上了。”

刘氏一愣,低头看向桌上的东西。

“舅母,您和舅舅一直待我像自家女儿一样,因此,有些话我就和您直说了,当初初到京城时,谁都没有想到父亲如今的官职,我亦没有料到自己会同世子成亲,可这世上事,又有几件是我们所能预料的呢?我知道您怕表姐成婚後受委屈,给她选的这些人家都是我们能说的上话的,可是既然如今有更好的选择,您何不先看看再做决定呢,万一错过了好姻缘,岂不可惜?”

刘氏心头一动,她不是没有想过这些,不过选定这些人家,还是刚进京的时候,颇费了一番力气,虽然程家如今的身份水涨船高,可她也没想过要女儿占这个便宜,程瑾一路走到今天,其中的不易和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可是如今程季安开了口,她又有些心动。

程季安看出了刘氏的犹豫,又接着道,“舅母,又不是说今天就要敲定表姐的婚事,反正打听都打听了,您不如先看看,万一有更合适的呢?”

刘氏点点头,又看了女儿一眼,“不错,既然阿季废了这麽多力气,咱们就先看看。”说着她低头和陈清一道,看起了程季安另外列出的人选。

程季安和李知远选的这四五户人家,都是京中四五品的官员,不过因着几家如今都在京中,所以挑选的这些人家,多半短期内不会外放离京,这样他们在京中,也可以有个照应。

刘氏看了看,不由得越看越满意,不过她对这些人家不大了解,便望向程季安,问道,“阿季你们有心了,只是这些人家,我们不太了解,不知道你和世子觉得,哪家看起来更合适呢?”

程季安有些心虚地笑了笑,她才来京城半年,刘氏这麽一问,她也答不上来太具体的,只好先捡了李知远那天告诉她的说,“舅母,我们目前只是简单地问了问,如果您和舅舅觉得哪家不错,我再让我娘去打听听,或者问问婆母,这几户人家粗略来看,都还不错,世子倒没说旁得,只是和我多提了几句秦大人家。”

陈清看了看纸上,秦大人是大理寺少卿,程季安他们相中的,是他们家的嫡次子秦川。

“秦大人家风清正,他们家两子三女,其中二女儿是秦夫人所出,其馀两女是庶女,不过家里头子女之间相处和睦,说起来,我母亲头几个月还见过秦夫人一面,对她印象亦是不错,舅母您看,您在这其中挑上一两家,咱们重点打听一下。”

刘氏点点头,在问过陈清之後,定了两户人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程季安。

程季安兴冲冲地领了新的活,回了定国公府,一进门,就瞧见了面容严肃的李知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