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一样,代销店是代销店,小卖部是小卖部。”王红梅连连摆手。
她说的很自豪,“代销店是供销社的生意,小卖部是集体的生意,代销店的经营跟里头的职工没关系,赚多赚少都一样,小卖部的职工收入跟经营有关系,是按照销售额拿提成。”
“积极性,懂不?积极性很重要,跟自己收入关联,积极性就高,才能把小卖部的经营做好,就这一点,小卖部就比代销店强。”
积极性这个词,王红梅是从陈浩嘴巴里面听到的,陈浩总是提积极性这个词。
分田到户能刺激农民积极性,收入按照提成来也能提高积极性。
只有自己的东西才知道珍惜,才会用尽全力。
这些都是陈浩说的,她挺认可。
现在是活学活用,放到了跟程万武几人争论的话语中。
说这个词的时候,王红梅仰着脖子,脑袋45度朝天,眼神睥睨。
“你一个月能有多少收入?难不成比城里供销社职工的收入还要高,我一个月能有28块钱,你有这么多吗?”程慧说道。
杨艳和苏小娟好歹是茅台厂的职工,茅台酒很有名气,工资比她高,陈浩又要巴结茅台厂,所以给两人补贴,两人的收入比她高出一大截。
她心里很羡慕,但仔细想一想也能理解,可以说服自己,让自己心里不那么难受,但是王红梅的收入,她不信能有多高。
小卖部就是小卖部,只不过是代销店换了个叫法,再怎么变化,也还是在生产队开的商业网点,顾客的消费能力有限。
程慧不信生产队这边能给王红梅开高工资。
“第1个月的时候有48块钱。”王红梅说道。
“多少?48?你记错了吧,生产队的小卖部,里头干活的连正式职工都不算,一个月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收入?”程慧很惊讶,“小漫在县里当老师,一个月也才23块钱。”
“生产队小卖部的职工,能比县里的老师工资还要高?”
程慧彻底不淡定了。
她想不通。
料想王红梅一个月能有1o块钱,就相当的了不得了,可居然有48块钱,比县里老师工资的收入要高,比市里供销社的职工收入也要高。
这不对啊,不该是这样的。
“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不跟你说了吗?跟着陈浩,他就能带领人将日子过好起来,这还是第1个月的收入,后面我拿到的收入更高,我的收入不是死的,跟销售额挂钩,小卖部的销售额越高,我的收入就越高,按照比例提成。”王红梅道,“这叫积极性,刚刚我就说了,积极性是个很重要的东西。”
“供销社,还有其他的单位,给的工资都是死的,这不利于职工的积极性,效率低,职工也没有服务意识,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她将陈浩说的一些话全部都记的清清楚楚。
“后面收入更高,具体是多少?”程慧问道。
“你问那么清楚干什么?说多了你不高兴,没必要问那么清楚,有些还是糊涂点好。”王红梅警惕的看了眼程慧。
她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