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能够独立处理前期的绝大多数问题,王言也就更加的放手,让他们带着其他的学徒工作,给他们编了组,他们都当了组长。
并且给组长提高了公分,表现出了差异,让下边的学徒们有个努力的目标。
也是在这期间,王言的第二份报告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布了出来。相比起第一份报告,第二份报告造成的影响毫无疑问是更大的。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能够被人民日报连续刊登,二则是报告中的内容。
照比第一份报告,第二份报告中说的情况,明显是干大了。毕竟先前还是刚要开始干,并且在附近取得了一些成绩,紧接着就干到了县城,在县城开铺子了,并且木匠队伍也扩大到了几十人。
还说什么县里要找专家来帮忙,在大队打一口水井,又要来专家看看这边能不能种果树,种什么样的果树。
至于王言在信中写的十分美丽、热闹的陕北春节,则是无人欣赏了,人们只关注着王言在插队的地方,带着所在大队的人们想尽办法的搞展……
“王言在不在?”
陈邮递将自行车停在白店家具铺门口,扛着一麻袋的信走了进去。
“在呢,言哥在后院呢。”一个正跟人介绍家具的姑娘回了一句,便就又专心的给人讲解家具的各种不同了。
陈邮递跑到了后院,就看到了王言在那弄着纸在画图,不时的还要喝上一口罐罐茶。
“王言,又是一麻袋。”他将那麻袋放到了王言身边。
“都是同志们的支持啊。”王言笑着说道,“你说同志们这么热情,给我送了这么多的信,我也没办法一封一封的回,更加回不起。”
陈邮递八卦的问:“我听说还有人给你寄汇款单呢?”
“是啊,说是给我们大队打井用的,哪用的到么。”
这就是成名的烦恼了,全国各地都有人给他寄信,有人询问他那边要怎么做才能带领所在的地方展,有的写上计划问他可不可行,有的人鼓励他,有的人支持他,有的人跟他说心里话。
他这边都这样了,人民日报那边更是热闹。以往虽然很多人没有数,但总也知道人民日报不是那么好投的,尤其还是主刊。然而现在王言两篇知青插队报告出去,人民日报怕是已经被各地的知青写的报告淹没了去……
“真羡慕你啊,脑子活,想法多,还敢想敢干。”陈邮递感慨起来。
王言让了支烟,说道:“就是瞎折腾。”
“你就是太谦虚咧。”
“老子是天才!”
见陈邮递尬住的样子,王言笑了笑,“你看看,还是谦虚好嘛。”
两人说笑了几句,抽了一支烟,陈邮递便走人了……
临近中午时候,李奎勇、秦岭、田芳三人来到了铺子。
“言哥,忙着呢。”
王言看着他们,问道:“你们怎么跑县城来了?”
“跟钟跃民约好了,中午去咱们和川公社的羊汤铺子搓一顿。”李奎勇给王言眨着眼睛。
“是跟你约的吗?”王言好笑的说道。
秦岭也不藏着掖着:“那我自己一个人过来,出事儿怎么办?”
田芳去翻看着麻袋:“哎呦喂,又这么多信啊?”
李奎勇凑了过去,一脸的与有荣焉:“那你以为呢,我言哥现在可是名人。远的不说,你就说咱们林县这边,哪个知青来县城不过来跟言哥说说话?”
“那可不是,我就想来跟言哥说话。”
众人转头看过去,就看到钟跃民带着郑桐一起走了进来。
“我都不爱说你,都是自己人,谁不知道谁啊?你现在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李奎勇撇嘴说道。
钟跃民对王言招了招手,算是打过了招呼,他嘿嘿笑着对李奎勇说道:“咱们哥俩谁都别说谁,你不是也惦记人家田芳同志么。”
“钟跃民!”田芳娇喝一声,脸都红透了。
李奎勇说道:“田芳,你别跟他一般见识,这孙子就是嘴贱。”
田芳的脸更红了:“你还说!”
郑桐嚷嚷道:“我说,咱们就别在这站着了,人都齐了,那就赶紧去吃饭吧,我都要饿死了。”
“言哥?”钟跃民很有眼色的主动询问。
“走吧,正好中午了,我也吃一口去。”王言含笑点头,当即一口喝光了新收过来的宋代建盏中的茶水,收好了画完的图纸,起身跟着众人一起去吃饭了。
和川羊汤,顾名思义,和川公社卖羊汤的副业组。这个事情落实的很快,正月里就开了,一直到了现在。
为了跟其他公社的羊汤区分开,不至于互相竞争,和川公社的羊汤卖的要贵上一些。
至于为什么贵,那当然是王言亲自出马,教了这些人怎么做羊汤,汤色莹白,口味香的不行,凭着口味也吸引了爱吃的人。据王言所知,县里的干部们就经常来。他们消费的起,且爱吃。
到了今天,羊汤的底子都咕嘟两个月了,绝对的精华高汤,真能给人香的摔跟头的。
所以哪怕今天不是初一十五的大集,和川羊汤的生意也很火热……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