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王妃瞧着儿子吃的津津有味,也不好推他走,于是母子俩坐在一张食案上吃了起来。这一吃,就再没走过了。
“今日的最後一道,五谷杂粮单。玉井饭,金团,大耐糕①……”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②
“玉井饭,这菜名起的真不错!”说话的,正是连晚表兄,宋潮。
米饭入口,莲藕的清香裹挟着米香,带着丝丝甜味。
不少人当即便扔下了牌子,其中也包括姚峥。
婢女又将投票结果原封不动地带回後厨。
此刻後厨很安静,庖厨们都已经忙完,除了常二和苏荷有专人帮忙收拾家夥什,剩下的人都是心不在焉地搬弄着器具,准备打道回府。
雅集上只有头筹者能出席面见客人,剩下的人是没有露面机会的。
这也是为什麽每年各家酒楼的庖厨在雅集上想方设法地争头筹的原因,若能在京城权贵中留下印象,有了京城名厨的身份,他日不管是自己开店还是给人打工,那都是一份底气。
气氛一时间变得紧张压抑,这时,脚步声走近。
“今日头筹者,甲字,火锅酒楼,103票。”
“怎麽会?”苏荷几乎惊呼出声,她准备了这麽久的厨艺比试,里里外外不知花了多少银子打点,又找了专人食客点评,改良。
她做了这麽多努力,竟也比不上姜玉清这个半路冒出来的门外汉?
她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点子都是从哪冒出来的?
什麽木瓜燕窝,什麽玉井饭……
为什麽不论她如何努力,如何费尽心思,在姜玉清面前都显得如此普通?
苏荷想不通!
她什麽话都没说,不等婢女将名次报完,便先一步离开了金台园。
这婢女是桓王妃身边的得力之人,见状却是波澜不惊,依旧镇定自若地将排名报下去。
“次席,乙字,贵香居,92票。”
“探花,丙字,常二,87票。”
“庚字,俞凡,86票。”
姜玉清瞧着俞凡一脸高兴的模样,倒是有些不解:“你那最後一道菜若是不做砸了,该比常二名次高。”
俞凡摇了摇头,对姜玉清小声道:“主子发话,只能第四,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得罪人,少了扣工钱。”
姜玉清:“……”
这个胡定安,果然精明!
“姜姑娘,还请入席。”婢女一脸恭敬,对姜玉清做了个“请”的手势。
姜玉清跟在婢女身後,走到宴席上的一瞬间,便毫无防备地与主家位的姚峥打了个照面。
“姜姑娘!”一旁的宋潮满是惊讶地望向姜玉清,眼底似带着欣赏,“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②这玉井饭是出自你手?”
姜玉清微微颔首:“还望宋公子多多指教!”
“何谈指教?姜姑娘的手艺令我等惊艳。”
“姜姑娘,恭喜啊,今日之後,火锅酒楼也算得上是京城第一的名酒楼了!”胡定安向来少语,这次却很是捧场。
“姜姑娘!我儿也喜欢你的手艺,今日他手里的牌子可是一个不落地都投给你了!”桓王妃不遑多让,她只当胡定安是看中了姜玉清手艺,想请她传授独门秘方。
桓王妃寻思不能让旁人抢占先机,她也得把人抢来,好让自己跟着学一学,这样日後姚峥也就有口福了。
谁让他爱吃姜玉清的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