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坐上去东岭禾州的飞机,茍子涵还在感慨:
“一下从西南到东南,这家人可真能折腾。”
涂冲认同:
“两地就不是一个语系,东岭人还不喜欢讲普通话,他们恐怕很难融入。”
茍子涵愣住,扭头看着涂冲:
“完蛋,我也一句都听不懂。”
两小时後,飞机落地禾州。
茍子涵刚打开手机,就收到“女人花”的语音。
大姐挺热心地说:
“那个谁啊,有个人说去年在禾州见过杨旺祖,说在镇上开个米线店,你们看看有用不?”
茍子涵马上给大姐打电话:
“姐,杨旺祖是谁?”
“张桂英的娃呀。”
“张桂英?”
“杨德宝媳妇!”
“啊!啊啊!有用有用!谢谢姐!在什麽镇?”
大姐那边停顿了好一会儿,才意思着说:
“说是去禾州做生意碰见,就随便聊了两句。”
“还在搬过去那个地方,从乡里到镇上开店了。”
茍子涵着急:
“姐,他搬过去的地方是不是从西县春辉乡?”
大姐沉默了会儿:
“那我哪儿知道。唉,就这麽个说法,你听听就算了。”
挂了。
飞机还在滑行,茍子涵皱着眉琢磨了会儿,想不出什麽。
转头问涂冲:
“哥,咱恐怕不应该去春辉乡,他们已经搬到镇上开米线店了,我们怎麽办?”
涂冲眼睛亮起来:
“米线店?好办啊……”
说着打开召官市工商局网站,开始查询营业执照。
当飞机停稳的时候,已经锁定了个叫做“杨记迳州米线”的店铺,负责人就叫杨旺祖,地址是:东岭省召官市从西县久平街163号
然後打开外卖软件,果然找到了这家店,卖十块钱左右一份的迳州米线,生意不错,今天还有不少评论。
再打开某电子地图,调出3D模式,放大——
茍子涵就看到了这家米线店门前环景模式照片:
人流很大的脏乱差小街,一间门脸的小吃店,半旧淡黄色软膜灯箱招牌,红色印刷字体“杨记迳州米线”
不由得再次深深感谢英明的郑女士:
——感谢妈妈把涂冲送到我眼前!
一下飞机,地面都是湿的,显然刚下过雨,两人立刻体验到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闷热的夏天。
他们没有在禾州停留,直接乘坐高铁到达召官市。
走出召官火车站,茍子涵愣住:
这和禾州比起来,仿佛时光倒流了十来年,差距也过于明显了。
好一会儿才说:
“我以为整个东岭省都很有钱。”
涂冲把打车订单发出去:
“召官是东岭GDP最低的市,和禾州那种国际一线大都市比起来确实有差距。”
说话间,两人上车。
从召官火车站到从西县只要两小时车程,一路行来,简直像驶入一条开往十年前的时光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