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移民局
第二天一大早,茍子涵出双倍车费,直接包车从恩都镇到通渠市。
一路普快换动车,到达江衢市已经是下午。
三点半,两人进入移民局,茍子涵拿着回执直奔柜台:
“姐姐,我的查询有没有结果?”
工作人员很快递出一张纸。
茍子涵满怀希望地拿起来看,脸就耷拉下来:
他查询的杨素花丶杨金花,杨得宝三个人都没有结果。
茍子涵脑袋嗡嗡地,语气就不太好:
“怎麽会没有记录呢?”
“我们都打听到杨得宝移民到东岭了!”
“你们……这麽大……这麽多人……有什麽用?”
工作人员擡起头来,正要说什麽,涂冲凑过来,打断他们对话,送上名片:
“我们也是为了项目研究,能不能见一见管理移民档案的负责人?”
工作人员拿过他名片一看:钱州大学社会学院客座教授,大坝移民研究中心研究员。
笑道:
“早说嘛,稍等。”
拿着名片走到里间去了。
过了大概两分钟,她笑吟吟回来,把两人送进了二楼一间办公室。
这个科室的负责人五十多岁,一看就在机关多年,请他俩在接待沙发上坐了,还很殷勤地一人端了杯水,笑吟吟等着他们说明来意。
涂冲便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公函给他看,解释说:
“……我是大坝移民研究中心的,我们课题组想查询一些资料。”
这人看了连连说:
“配合丶配合!协助兄弟单位研究也是我们该做的嘛,”
说着打了个电话,
“小刘你来一下。”
一会儿工夫,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风风火火赶了过来,刚才那人对他说:
“这是钱江大学的涂教授,想查一些移民资料,你接待一下……”
小刘连连称是,带着涂冲和茍子涵到一间小会客室,得知他们要查询杨家坪的资料後,首先表示:
“没问题,我们肯定配合”,但是:“得走流程,这边得先打个报告。”
茍子涵本来已经高兴得要唱歌了——马上就能亲眼看到当年的资料,现在一听这话,情绪像过山车一样又落了下来:
在柜台做申请有明文规定要在几个工作日之内有回复,但是这种打报告上去再等批复的,那就说不好得什麽时候了。
而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他马上转过身去,盯着涂冲,用眼神告状。
涂冲给了他个安抚的眼神,笑着点头:
“好。”
两人两手空空走出移民局,茍子涵耷拉着脸不说话。
涂冲也不搭理他,走去旁边打了个电话。
打完又走回垂头丧气的茍子涵旁边:
“一会儿我去查资料,你回酒店休息就好。”
茍子涵:?
涂冲:
“刚给我领导打电话,他认识这边领导。”
俩人在移民局门口站了不到五分钟,涂冲电话响。
他看看来电号码,给了茍子涵个“来了”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