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鸡继续点头:“这就是我说的卡帧!”
“对。”楚祖说,“但大祖不会想要有门槛的解法。如果只适用于小祖,或者类似小祖这样运动反射神经好的人,那这个解法就不值钱。”
小黄鸡:“对哦。”
“剪刀石头布当然不存在通用解法,越简单的游戏越难出现人人可用的必胜规律——所以值钱的是规则本身。”
楚祖说,“你说,一个不管先后顺序,也不管你中途反悔的剪刀石头布,在这三分钟里,它靠什么来评判胜负?”
系统:“靠……某一次的胜负。”
但不能是中途变更的某次,本来就一直在改,时间又对不上,根本说不清。
——只能是第一次,或者是最后一次。
祖岐安第一次出了布,最后一次出了石头。
高桥智彦第一次出了石头,没有变过。
所以,如果按照第一次的出拳判定胜负,祖岐安赢。
如果按照最后一次,那就是平局。
现在的结果是,祖岐安赢了第一局。
系统:“所以是按照……三分钟内的第一次出拳内容进行判定!”
“对。”楚祖点头。
因为祖岐安最后是石头,而且咬死不变,高桥智彦要改,也只会改成布。
假设高桥智彦改成布——
按第一次,祖岐安出了布,高桥智彦出了石头,祖岐安赢。
按最后一次,祖岐安出了石头,高桥智彦出了布,高桥智彦赢。
所以,其实高桥智彦必须改。
只有改成布,他才能和祖岐安一样,各自拥有平分百分之五十的胜率。
赌的始终是规则。
“他要赢就必须改,但他不敢。他知道他反应没我快,想着平局也比我突然搞他一手要好。”
楚祖说,“其实对他来说也没意义,我这局输了没关系,规则摸到手了。”
“就算他也搞懂判定标准,那胜负还是落到了反应速度上。”
“而且这类规则不止适用剪刀石头布。应该还适用于结构类似、明文规则类似的所有游戏。思路打开了,大祖拿去大赚特赚。”
“比这更重要的是——”
楚祖看了眼高桥智彦,“他心态崩了。”
益智博弈游戏里,受制于一个不靠脑子只靠身体反应的野人,本来就会让人很难受。
还会给人暗示:对方的特长不是思维。
到游戏最后,对面的胜利并不仰仗玩弄那点优势,而是自己都搞不清楚的规则。
加上之前的暗示,很容易产生“他用他并不擅长的事情击垮了我”的挫败。
运动神经比不过,对规则一知半解,对手带来的强烈挫败感,还是明摆着的生死局。
日本友人不崩才怪,本来看着也不像稳得住的类型。
系统条件反射发出感叹:“您是真的……很擅长揣摩规则啊!”
“不。”
楚祖秉持专员该有的职业素养。
“大祖擅长,他教的小祖。不教过程思考,让他出什么他出什么就行。当小祖出了‘布’,整场游戏就已经结束了。”
系统:“……”
系统:“行,您说是就是!”
第二局的三分钟已经过去了一半,两个人谁也没动,现场一片哗然,骂声不绝,催促他们别当个死人。
高桥智彦先有了动作。
但不是出拳,他从包里掏出一个反光的东西,面露狞色,径直向祖岐安冲来。
八角笼的面积不大不小,本来就是格斗场所,两人距离不远,四五步就能跨到。
第一刀下去,祖岐安躲闪及时,被削掉了缕黑色发梢——刀很锋利。
突变的场面扼住了观众的喉咙,继而发出更愤怒的吼叫。
“你**搞什么?强制结束的游戏庄家通吃!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