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冰封泪海 > 蒙尘(第2页)

蒙尘(第2页)

“64。”

松了口气。“你们高三有几个省一?”

“还有我同桌,74。所以你过线了吗?”

“嗯,68。你怎麽样?”做好心理准备。看那样子怕不是要超神。

停了几秒,消息浮现在对话框——89。两个小小的数字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吴筱宇感觉自己已经被闪瞎了眼。太太太太可可可怕了。瑟瑟发抖。

顺便再问一下排名好了。“排名出了吗?”

“我去问了一圈,好像省里没有考到90的。”

好的,知道了。怪不得刚考完试就那麽亢奋。这个人怎麽这麽可怕啊啊啊啊啊。“真‘省一’啊,太强了庄神!”省队稳了吧。

“今年卷子挺合我口味的……你才是真的强啊,我去年那个省一排名都是倒数,你这个应该三十几。後生可畏。”

吴筱宇犹豫了几秒,还是问了:“到线了就能去省队选拔,是吧?”

“……建议你别抱太大期望。我打听了一下,一轮只是走个形式,国初占比非常大,前二十才能确定进二轮。今年大概是76分左右吧,老师刚刚跟我说的。”

“无所谓了,一轮游体验一下也好。”多去一轮,就可以给明年多积攒一轮的经验丶参加少有的实验培训;还可以少在U中待两个星期,假装暑假还在继续。

“嗯,毕竟你们的主场在明年。啊,不行,我好高兴啊!……”

“……”吴筱宇也不自觉地微笑,放下手机,仰面倒在床上。真好啊。如果,只是如果:明年他也能这样,拿到“真·省一”,确定拥有一个省队名额……估计会比庄翊泽还兴奋吧。只是让想法在脑海里飞了一圈,就觉得浑身热血沸腾。

躁动不安的状态很快结束,因为没过几天就通知了省里统一组织实验培训及省队选拔考试的事。吴筱宇作为新高二唯一一个过了夏令营丶国初分数全校第三,同时还是U中史上第二位高二真省一的人受到了带队老师的特别关照,说服了他那固执的年级主任(“这可是个好苗子啊,今年的省排名就已经很不错了。说不定明年能跟咱们年级的庄翊泽一样,拿个全省第一呢!”),让他跟着高三的两位一起去了N市——董乾坤执意要让吴筱宇留下来,补上暑假期间讲授的高考内容课程。

听说高三的年级主任也不太赞同他们去选拔,觉得进省队概率太低丶意义不大,是带队老师力排衆议争取来的这个机会。

报到第一天晚上先是开会讲注意事项。他们四十三个人中只有一位女生,自然地成了所有其他同学视线的焦点。

“叫叶羽,附中高二的。”

“好像很厉害,国初七十多?附中今年两个高二省一,另外一个是压线。”

“高二的,七十多分?!我们学校第一名也就考了71……我是第二,垫底来了,各位大佬手下留情啊。”

“那边还有一个高二八十几的呢。就是那个,叫孟子素……”

话题的主角——一位留着短得接近男生的头发丶戴着浅灰色一次性活性炭口罩的女生——不为所动。她低头记着笔记,之後的几天里偶尔和同校同学一起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一人丶沉默寡言。

令吴筱宇意外的是,直到一轮结束,他都没能见到那个女生摘下口罩的样子。这麽注意实验安全,谨慎过头了吧,他想。

……

十月初,一轮结果公布。全校三个省一中只有庄翊泽进了二轮。意料之中地,那个女生也没通过选拔。庄翊泽调侃说今年再次确定了“和尚队”。吴筱宇觉得这个说法新奇又有趣,也开玩笑说希望明年不要再是这样。

中旬,庄翊泽独自前往N市。吴筱宇投入新一轮学习,头疼的不仅有无尽的阅读理解丶完形填空和圆锥曲线,还有应付年级主任时不时的谈话,话里话外都是让吴筱宇放弃化学,转战数学或物理。

下旬,和学长们去B市参加金秋营。题目据说是决赛标准的,又多又难,什麽都不会,简直要命。脑海一片空白地交了卷,吴筱宇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十一月初,庄翊泽以二轮理论考试第一名丶实验第二名,总分第一的成绩进省队。带队老师扬眉吐气,逢人便炫耀U中的第一位化学竞赛省队队员是自己带出来的。两位年级主任无言以对,只好默认了吴筱宇也要走竞赛的路,并让他也一定要进省队。

中旬,庄翊泽每天把培训笔记发给吴筱宇。那个世界,好像并不是遥不可及。

下旬决赛,庄翊泽发挥失常,银牌第二名,签约B大降40分。

十二月,强化班和金秋营预料之中地没什麽结果,见到了那块银牌。庄翊泽表示决赛有内幕,感慨道:“只要你够强,他们也做不了什麽手脚。毕竟是比赛,绝对不要手下留情……可惜我没做到。”

还有来自庄翊泽的新年贺卡。“能成为你的朋友,我真的很高兴。你也比我出色太多,更踏实丶沉稳丶坚韧。你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卓越的人。……明年将是你的高中生活中非常精彩的一年。希望4A丶金牌都是你的。”

吴筱宇满怀感激地收下祝福,并暗暗下决心:这未竟的目标,就由我来完成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