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代兄娶了白月光後 > 第149章 皇後(第2页)

第149章 皇後(第2页)

玉床?

一大块玉石?

你怎麽不上天呢,你让玉皇大帝给你变一床玉床,日日皇後黏在上面。

绮云自己气得不轻,不行,还是要去找,放出消息,盛云楼需要一块巨大玉石,价格好说。

玉石好寻,可那麽大一块,和山石一样,去哪里找。

这种物什,可遇而不可得,就是凭运气了。运气好,有货商拿出来售卖,运气不好,人家有也不给你。

绮云派人去找,花了大价钱,只要有,一切好谈。

她这里尽心尽力去找,皇帝还派人去催她,都要入冬了,也不见消息。

入冬前,朝廷购置粮食衣物,花了不少的钱,国库这回真的空了。

冬日本就难过,遍地哀嚎,若是不好,百姓还会被冻死丶饿死。

郑冉担心这个,早早地买了粮食衣物,确保江山们不会受影响,但各地打战,百姓们居无定所,不少人拖家带口往京城来了。

如此一来,城外都是难民,眼看着冬日气温下降,夜里寒凉,他们也不愿离去。

郑冉亲自去城门上看了一眼,乌泱泱一片,都是百姓。

这些人没有路引,四城不会让他们入城的,他们将只有死路一条。

郑冉看得心头揪起来,若是皇城脚下冻死人,传出去,新朝积攒的名声都没有了。

郑冉回城後,与郑家商议,先让郑家设粥棚,拿出粮食出来,在城外搭棚子,让他们冬日有避寒的地方。

棚子里人多,就不会被冻死,但发布消息,各路关口不准再放难民入京。

有了郑家为先,其他世家也会陆陆续续设粥棚,这就是攀比的作用。

一家领先,其他人会纷纷效仿,想博得好名声。

一场大雪落了下来,路边冻死的百姓不计其数,京城内银装素裹,刺骨的冷意,让皇帝终于不再惦记着玉石了。

光是京城就冻死不少百姓,莫说地方了。

地方虽说没有报,可想一想,就知道数字非小。

大殿内一片肃杀,皇後临朝,坐于皇帝一侧,朝臣们都不敢言语了。路有饿死骨,这样怎样的惨状。

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触及皇帝的逆鳞。

各地打仗,最受苦的还是百姓,流离失所,有家不敢回,冻死在路边。

可朝廷没有多馀的粮食了,各地粮仓早就被反军清洗,一粒米都拿不出来。

这个冬日,十分难过。

散朝後,帝後一起出门,两人走在雪地间,皇後畏寒,抱着手炉,皇帝习武,不怕冷,她就这麽跟着皇後走在雪地里。

皇帝心情不好,“我没想过一场大雪会死那麽多人。”

“以前也有,会有人及时处理,不会报于陛下知晓,陛下知晓,这就是臣下的失职,所以他们会瞒着。”郑冉宽慰她,“你尽力了,这是天灾,难以避免的。”

她伸手,将手炉塞到皇帝的手中,“明年今日就不会是这样了,你给自己给我们一年时间。一年後,会改变的。”

明年今日,各处战况会好很多。

这麽多难民都是被打仗逼过来的,若没有战争,他们也不会离家。

两人走在雪地间,宫人远远地跟随,两人走上宫墙,并肩而立。风过,落下一阵雪,落满肩头。

沈安宁望着虚空,问郑冉:“若是前朝废帝,就是明王,他继承帝位,也会这样吗?”

“短时间内不会。”郑冉说道,“他们不敢反驳,藩王不敢动他,所以,他们会继续佯装地在封地内安分守己。时间久了,弊疾出现,还是会出现路有冻死骨的事情。”

沈安宁恍惚明白过来,“我知晓你的意思了。”

皇帝再是荒唐,但他是皇帝,国有馀威,哪怕苛政猛于虎都不会反抗。他们站在礼法这一条,天时地利人和,则成了王法。

而新朝不在礼法内,天下人不平,有野心的人不甘臣服,你可以做皇帝,我为何不可。因此,许多人在之後纷纷称帝,只要打赢了就是皇帝,後世便是正统,改朝换代,祖上都换了一层身份。

如同沈安宁,她若生子,她的孩子继承皇位,那就是正统了。

宫墙上寒风刺骨,沈安宁怕郑冉受不住,拉住她就往回走了。

走下来,风小了许多,心情也好了些,沈安宁提议,在城外多搭些棚子,救一个是一个,让各地也搭棚子,其实饿死的不多,主要是冻死的居多,寒风刺骨,没有衣衫,冻晕过去就是死路一条。

郑冉点点头,“旨意下发了,我想地方也是自顾不暇,想赈灾也没有能力。”

沈安宁撇嘴,朝廷空虚,钱都打仗去了,没有馀钱赈灾。

两人走了一圈,身上都热了,回到殿内,围着炭火坐下。

沈安宁烤了两块地瓜,在炭里翻翻找找,终于扒拉出来,冒着热气。

等凉了以後,她将地瓜掰开,递给郑冉,说道:“试试,很香的。”

郑冉笑了笑,接过她的地瓜,外面传来呼声:“陛下,皇後殿下,院正求见。”

明来来了。难不成浮桑花的事情有进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