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真相
里面的讨论声被郑夫人极力打断了。
郑冉恍神,多年来的查案经验告诉她,此事必然有奇怪,同样,母亲知晓,但不会说。
“大姑娘,您回来了。”
婢女一句呼唤,*让屋里的人惊醒,郑冉提起裙摆,举步走了进去。
“母亲。”郑冉入内行礼,又同长辈们行礼。
一位妇人好奇地打量她,又看向外面,笑意悠悠:“阿冉一人回来的,夫君呢”
“她忙,她是将军,又不是家里无事可做的小郎君。”郑冉扫了一眼,看向婶娘,开门见山问她:“婶娘刚刚说宫里传了消息,不知是什麽意思?”
“你问她,她就是道听途说。”郑夫人先开口,嗔怪道:“你是官场上的人,问她作甚。将军再忙,今日也该陪你回来。”
郑冉的婶娘不快,这麽打她的脸,是什麽意思。她不快,都别想高兴,便说道:“我不懂观察的事情,但我听说阿冉回门那日,你家将军不高兴?”
郑冉坐了下来,看向对方:“不是她不高兴,是阿爹不高兴,花月楼一案,你们不清楚吗?”
提及花月楼,在场的夫人们都红了脸色。
郑夫人借机打岔,说起了儿子的事情,郑冉冷静地听了会儿,依旧想着换签一事,略显得心思不宁。
刚坐了片刻,下属来报,悄悄走进去,在她耳边低语:“将军跟粱相走了。”
郑冉惊讶,粱听玉纠缠沈安宁是何意思?
她扫了一眼屋里的衆人,点点头,示意下属退下。
同样还是她的婶娘,好奇地看着她:“阿冉有事儿?”
“衙门里的事情。”郑冉轻飘飘地回一句,对方哑然。
郑冉的弟弟今年十八岁了,都说擡头嫁女,低头娶媳,郑家不如以往,门第若攀得太高,对方也不会答应。
今日荷花宴上有几位女娘入了郑夫人的眼,想让女儿参考一二,可郑冉的心思不在这些俗事上,郑夫人喊她三回,她才答应一句:“配阿弟,足够了。”
郑夫人不高兴,“你就看不起你弟弟?”
郑冉挑眉,弟弟十八岁,沈安宁也是十八岁,沈安宁立下多少军功,弟弟还靠家里度日。两人对比,她怎麽看得起他。
“不是看不起,母亲说的这些人家,门第高,未必答应将人嫁来我们府上。”
“所以让你家将军出面。”郑夫人说,她笑了笑,“小婿虽说官位不如人家高,可手握实权,谁不想拉拢。不瞒你说,就算你阿弟想娶公主,宫里的娘娘也会答应。”
郑冉震惊,就这一句话,沈安宁会咬死她。
她深吸一口气,道:“你们原是打的这个主意。”
郑夫人笑说:“怎麽了?当年沈家势微,是我看中沈安和,沈家也乐意,姻亲本就互相帮助,两姓之好,两姓盟约。”
郑冉不高兴,说:“你们是想将她拉入夺嫡中?”
“你说什麽胡话,我随口一说。”郑夫人惊讶女儿小题大做,“我只是告诉你,你弟弟若乐意,这些人家的姑娘就会嫁过来。”
郑冉眼中冷漠,站起身,说道:“她的地位,是她自己一刀一枪争来的,与郑家无关。您若想做什麽,别打着她的旗号去做。没有能力,莫要攀高枝,让阿弟做了驸马又怎麽样,到头来,公主养面首,管得住吗?”
言罢,她起身欲走,郑夫人拍桌怒喝;“郑冉,你什麽意思?”
郑夫人起身,走到女儿跟前,凝视她:“你眼中可有郑家?你才嫁人几日,莫要忘了,郑家才是你的靠山。他沈安和只是你的丈夫,你将来被他欺负,你弟弟才会帮你。”
娘家是出嫁女的底气,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母亲的怒气,让郑冉冷笑:“不需要郑家,她欺负我,我也会有办法回击。我不是寻常女子!”
郑冉不愿与母亲争吵,心中莫名烦乱,擡脚走了。
出了母亲的院子,她派婢女去请婶娘,回她的闺房说话。
半个时辰後,婶娘由婢女引着入内。
今日天色晴朗,门口缸内的水莲早就开了,清香飘入房内。郑冉坐在窗下,欣赏门口的水莲。
婶娘步至窗下,窗下女子优雅从容,气质高华,郑家孙子一辈的风光都给了郑冉。
郑家老太爷生前就极力扶持这位嫡长孙女,临死前给她嫁妆,让她十里红妆出嫁。
这样有能力的人若是郎君,郑家也不愁无人延续老太爷的风光了。
“婶娘。”郑冉回头,下榻行礼。
这位婶娘是三房的,家中姓赵。赵氏在郑冉跟前坐下,“你找我做什麽?”
“我直接问了,之前母亲不让你说的那件事,皇後娘娘说了什麽话?”郑冉开门见山,也不与赵氏虚与委蛇。
赵氏惊讶,“你也不知呀,说的是当年宫宴一事,听说沈家的那根签是换来的。皇後娘娘伤心,说漏了嘴,都说开了。我当你知晓呢。”
“婶娘细说。”郑冉眼皮发跳,“那根签原本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