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64章 愚虽不才敢担此任(第2页)

第64章 愚虽不才敢担此任(第2页)

再者,运粮下船也并不简单,确实可以趁他们粮船被阻,转运混乱之时动小股突袭。

看看效果,再决定是否派中洲精锐渡河与之交战。

总之,坐以待毙是不能的。

试探是必须的。

“朕以为右中郎将之策可也,侍中与扬武将军以为呢?”

“臣附议!”董允与邓芝异口同声。

就连天子都明白必须如此,董允与邓芝更没有什么异议。

然而除了这个以敢死精锐偷袭的笨办法外,木屋中的几人似乎也不知还能如何是好了。

于是刚刚到此间木屋相聚不久的几人,一时居然陷入了诡异的沉默,所有人都绞尽脑汁地思索。

赵统忽然声:

“陛下,咱们既然在想办法,臣以为安国定然也不会因那两三千匈奴轻骑出现而坐以待毙,必然会想办法的。”

刘禅想了想,问道:

“辟疆以为安国会想到什么办法?”

赵广想了想,试探道:“可以示敌以弱,诱匈奴骑兵深入岐山,再设伏除之!”

刘禅想了想关中地形,连连摇头:“这支人马从河东西来,目的大概并非与我关中大军交战,更有可能只是给张郃输送粮草。

“如此一来,他们轻易不会中诱敌深入之策吧?”

赵统闻言一怔。

董允、邓芝、宗预三人则是微微颔。

渭水距岐山六七十里之遥,其间更是一马平川,匈奴骑兵只需远远提防,以逸待劳,不让关兴轻骑靠近粮队即可。

一旦关兴远驰来袭,等马力消耗得差不多了,匈奴再率骑追上,关兴很难讨得了好。

除非那匈奴左贤王刘豹远远看到关兴千余骑,仗着人多势众冲上去就是厮杀。

但这位已经开始汉化,并改姓为刘的匈奴左贤王大概没这么蠢。

再者,南匈奴并不自由,他们想要用兵,必须听命于曹魏的护匈奴校尉、护匈奴中郎将之令。

刘禅最后开口道:“各部校尉、司马们都在操持防务,否则召集一起,集思广益,或许有些好办法。

“侍中、扬武将军、右中郎将,烦请三位回到营屯之后,问问诸校尉司马有无建议对策。

“若有,以简牍记之,再差人送到朕这行营来。”

“唯!”

三名股肱重臣尽皆拱手。

傍晚。

尹大目、杜袭、乐琳、张虎、朱术等一批困守郿坞半月,未曾出坞堡半步的守将终于离开坞堡,迎接河东来援兵粮。

而散关方面的人马,在得知东方来援兵粮已至郿坞之后,也迅派了十余精骑前来沟通消息。

于是三方聚。

渭水以北似乎再次为大魏所控遏。

河东平阳来援的护匈奴校尉吕昭,带来了三千匈奴轻骑,一千郡卒。

负责督运洛阳粮草至陕的典农中郎将毌丘俭,撞见东归的曹叡,从陕县带来三千督粮将士,又从弘农带来两千郡兵。

驻守长安的征蜀护军夏侯儒,带来了三千长安守卒。河东太守程喜得到诏命,派来了都尉令狐愚,领郡兵两千。

此外,贾氏、裴氏、卫氏、薛氏、柳氏等河东大族豪族,贡献了部曲三千,暂听命于令狐愚。

来自散关的牛金消化完这些消息,神色有些怏怏:

“也就是说,除开郿坞守军两千不动,步卒一万四,骑卒三千,民夫辅卒一万,两万七千人。”

毌丘俭看着牛金,语气带些质疑地问:

“牛将军,陛下不是命右将军务必固守陇右,无论如何不得下关中,何以牛将军会在散关?”

毌丘俭在曹叡被废为平原侯时便担任其文学掾,与曹叡可以说是患难之交,现在更是天子近臣,话语权甚至比夏侯儒这个宗亲还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