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初想起十四万就心疼,但是发救济粮都去了两万两,又接着修河道,码头。
姜初来青州的时间太短了,各村的村民,除了一两个小有资产的,其他的饿不死就是大户了。
孔华在各村招了名声好的青年做工,又找了几个识字的书生,分工配合,才把救济粮发了下去。
等人饱了,有力气了,才发布徭役令,以工代酬,修理河道,工程大,只开出饱吃和每天两文钱的工钱。
就是这样,都大批的人来,光是给吃饱就太吸引人了,何况每天两文,一个月就是六十文,可以买几斗粮食回家里,给老人,孩子吃。
就这样每天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但是姜初依然着急,村民们失地严重,姜初已经在鼓励大家开荒地了。
同时又想方设法,天天研究这些富户,哪家可以动手,抠出钱和地。
只是先是淮阳,又是瘟疫的,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古府开了个口子,机会来的太合适了。
虽然这么想有点不道德,但是姜初真的感谢老木送人头啊!
孔华负责处理这些琐事,每天的事情更多了,想招两个文书,但是现在县衙情况复杂,他身边重要的文件太多。
只得写信给卫大人要人,只是一直没有回信。
孔华收回乱七八糟的思绪,看着眉头紧锁的姜初,显然担忧到一起了。
“河道修好势在必行,我拜访过长远大师,他说过几年整个淮阳地区恐有水患,大师已经写信给长清大师了,希望杨太傅能吩咐淮阳也修河道。”
“至于钱,大人不用担心,青州的员外,清白的没几个,我们先把最黑的抓出来,足够用了,季师爷那边我会想到办法的。”
按照孔华的想法,他是一分钱都不想给季师爷送去京城的。
“也只能如此了。”姜初道。
姜初暂时满意了,回到房间,还没躺下,季师爷就找来了。
热泪盈眶的拉着姜初,“多亏了你啊姜大人,你今天又为杨大人挡了一劫。”
姜初恍然大悟,“你是说,那真是?哎呀,我都没想到,长清大师果然是高僧,我以后就守在青州了。”
“可不是么,针刺了大人你疼了,拔了,你没事了,我当时就想到了,肯定是您这祥瑞挡劫了啊!怕有人动不好的念头,我才没开口,不过大人放心,我一定会告诉杨大人的。”
季师爷简直被自己聪明坏了。
姜初也觉得季师爷聪明坏了,跟知道自己的计划一样顺着走。
不过还是要谦虚一下,姜初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容:“此等小事,也要告诉恩师么?会不会不好?”
“这可是大事,必须让杨大人知道姜大人的重要,你就听我的。”季师爷语气严肃。
又道:“大人今日受了罪,好生歇息吧!”